首页 > 干冰科普 > 干冰的用途干冰的用途

干冰制冷剂较液氮给CPU超频降温更安全

发布时间:2010/2/21 12:23:22    浏览次数:10370 来源:米腾    作者:林工

  现在提到极限超频,大家一般都会想到液氮和干冰这2种散热方式,的确随着近两年超频比赛等相关活动的频繁举办,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了解到风冷以外的散热方式。其实这两种散热方式和国内不经常见到的压缩机制冷在原理上都属于一种制冷方式——相变制冷。要想了解液氮散热的原理,我们首先要从相变开始说起。

  首先来解释一下相变的概念。物质有三种集态:气态、液态和固态。而液体的蒸发、固体的升华、固体的熔化等物质集态的改变便称之为相变。那么为什么相变可以制冷呢?相变过程中,由于物质分子的重新排列和分子热运动速度的改变,会吸收或放出热量,这种热量称作潜热。物质发生从质密态到质稀态的相变是将吸收潜热;反之,当它发生有质稀态向质密态的相变时,则放出潜热。

  而相变制冷则是利用液体在低温下的蒸发过程及固体在低温下的熔化或升华过程向被冷却物体吸收热量——即制冷量。因此,相变制冷可以分为液体变为气体的气化制冷和固体变为液体和气体的熔化与升华制冷这两大类。而应用在极限超频方面,主要就是属于固体变气体的干冰制冷,属于液态变气态的氟利昂即压缩机制冷和液态氮制冷这3种方式。

  液氮制冷可谓是极限超频方式的终结者了。首先来了解一些基本知识。液氮(LN2)是氮气的液态,理论上表面温度可以达到零下196度,由于是液体,和蒸发器底部的接触比较充分,实际超频中的损耗较小。所以从散热效果上来看,液氮无疑是最好的。但是有些处理器如AMD FX60等具有coldbug,所以并不适合用液氮做极限超频。由此可见,在选择散热方式时,并不是温度最低的就是最好,而是需针对所要超频对象的特性选择一种适合它的散热方式。

  液氮散热的原理和干冰一样,也是往紧贴处理器的蒸发容器中倒入液氮,通过液氮的蒸发吸走热量降低温度。这样我们可以看出在用干冰和液氮超频时,除了散热材料本身的温度之外,和CPU直接接触的蒸发容器也十分关键,因为在散热材料不变的情况,蒸发容器直接关系到散热材料效能的发挥及散热的效果。CPU散热一般选择纯铜,显卡散热如果为了防止散热器过重导致显卡倾斜影响效果,也可以选择铝或者铁等金属。工艺上一般采用将容器壁与底座焊接的技术,当然,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整块铜制作效果会更好,但是价格也十分昂贵。

  这时,我想重点强调一下液氮等极限散热方式的危险性。这种危险除了对人的身体部分的,还有对你的硬件平台部分的。因为快速的温度下降导致的温差会产生结露,容易导致主板等部件短路。所以如果出现死机的情况,一定要把器材都吹干,保证没有水蒸气的存在,因为即使你的保温措施做的再好,也不能保证主板没有一个地方结露,否则很容易烧坏部件。由此可见一方面要做好保温措施,无论主板、蒸发容器还是显卡;另一方面自身的保护措施也要做好,便于手指活动的保护手套、质量过硬的保温杯还有传热慢的勺子例如木勺,都是必备的工具。

  笔者由于在SpeedTime OC Team已经极限超频多年,有时为了方便,往往不带手套操作。也许有人在前几天刚刚结束的技嘉超频大赛上已经见识过世界超频高手Kinc将液氮倒在手上却毫无损伤的表演了,不用惊奇,因为你也可以做到。干冰或液氮溅到身体上后,不用惊慌,迅速甩掉或弹开就没问题,但是如果在身体上提留时间过久或面积过大就会造成冻伤。

  Kinc做这个表演时,有2点技巧:一是倒出的液氮非常的少,这点很重要;二是倒在掌心摊开面积比较大比较厚的位置。这样倒出的液氮在接触到皮肤时便迅速散开成很细小的颗粒,然后迅速蒸发,不会对身体有太大的影响。笔者有时倒液氮时也会不小心将液氮溅到裸露的脚面上,同样没什么损伤也是一样的道理。在此举一个反面的例子,在去年的影驰超频比赛上,笔者在添加干冰时一时放松警惕,没有理会夹在手指甲缝里的干冰粉末,结果在3秒钟之内便感到指尖疼痛难忍,再一看指尖那些粉末已经失去踪影,而粉末下的皮肤已经变成黄色的冻伤状。这样看来,也许有人会觉得极限超频太危险了不值得,可是所谓极限,便是发挥到极致,就像极限运动一样,没有危险,又怎能称为极限超频呢?

米腾干冰免费订购热线:400-6897-818(手机上点击号码可拨打电话)

本文地址:http://www.co2.sh.cn/news_list.asp?id=67
版权郑重声明:米腾公司原创文章,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公司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对原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违者本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欢迎举报。
分享到:0
上一篇: 干冰颗粒是如何产生的?
下一篇:干冰保存的方法,怎样才好?

干冰相关专题
推荐产品

返回网站首页     资讯首页    所有商品分类